开拓国际视野,点亮学术人生
29日上午,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范玲娟副教授为本次暑期学校带来了题为“翻译研究前沿话题与国际学术发表”的压轴学术讲座。范老师在讲座中围绕如何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这个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结合当今翻译学新研究动向和自身的科研和投稿经历,揭示了国际学术发表的普遍标准。
鉴于国际学术发表是青年学子们所不熟谙的领域,范老师首先向学员们介绍了SSCI和A&HCI收录的翻译学权威期刊,分析每个刊物的学术价值和用稿范围,让学员们认识到如何根据自身的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目标期刊。范老师通过分析TRANSALATION STUDIES 和 THE TRANSLATOR最新刊登的两篇论文,指出翻译学新的研究动向要突破原有学科的壁垒,寻求学界内和翻译从业者的对话与合作。
随后,范老师结合自身三次跨学科研究尝试的经历,与同学们讲述如何开展新的翻译学研究,进而发表国际论文。范老师的第一段跨学科研究经历是文本生成过程研究(Genetic Criticism),范老师总结其论文成功发表的重要因素在于研究方法的创新,将文本生成研究移植到翻译学研究。范老师的第二段跨学科研究经历是民族志(Netnograpghy)与翻译学研究的跨界融合,通过阐发民族志与翻译研究之间的关系,反思翻译本身的定义。范老师的第三段跨学科研究经历是引入了认知学科(Cognitive Science)较新的三个理论,探讨认知模式如何影响翻译的决策过程,以及对译者培训的借鉴意义。
回顾自身走向国际学术论文的通道,范老师向我们总结了相关秘诀:论文选题要立足本土,心怀天下,兼具普世价值,体现独特洞见,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此外,中国学者要克服地域主义,重视海外读者的阅读兴趣。国际学术发表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虽然过程艰难,但其实也是一次自我修炼,可以不断磨练各方面的技能,点亮学术人生。
随着最后一场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期九天的暑期学校即将划上完美句号。班主任郑碧莲老师对学员们在暑期学校期间的优异表现感到自豪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员代表刘伟乾用“前沿”、“收获”、“感谢”三词凝练了全体学员参与暑期学校的感受;学院研究生导师范玲娟老师作发言,建议学员们应趁热打铁地将这几天获得的灵感化为动力,投入到论文写作中,独立思考,深入阅读和写作,探索属于自己的学术之路。
通讯员:黄嘉乐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