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提前培养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者:郑碧莲发布时间:2025-09-07浏览次数:10

外国语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提前培养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概览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强化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环节的有机衔接,以提升2025级研究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外国语学院成立由学院领导和硕士生导师等人员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提前统筹布局、精心策划、有序实施,于6月到9月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入学前培养活动,助力研究生提前适应学术环境、打好科研训练基础。

提前培养活动围绕学术思维与科研素养、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学术前沿与科研动态、数字人文与技术赋能、奖助体系与管理制度、导师了解与互选预热、学科经典读书报告会七大模块展开,共开展12场专项学术活动。 

学科经典读书报告会

6月至8月期间共开展了3次学科经典文献读书报告会,分别聚焦语言学、文学、翻译学三大方向。报告会上,新生围绕核心文献分享研读心得,师生就文献中的理论要点、研究方法展开深入探讨,既检验了新生的文献积累水平,也通过互动点评帮助其梳理学术思路,为后续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奠定了扎实的文献基础。

科研素养与学术规范

87日,学术素养与科研方法指导专题讲座开讲,学院硕士生导师陈洁副教授、范玲娟教授先后从科研基础训练与学术研究开展两个维度,为研究生提供系统的学术入门指导。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两个专业共42名硕士新生齐聚云端参与学习交流。

学术前沿与科研动态

819日,举办学术前沿与科研动态专题讲座,邀请文学、翻译学、语言学三大培养方向的硕士生导师代表杜萍教授、曾文雄教授、张春燕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聚焦学科领域前沿研究,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2025级英语语言文学学术硕士新生参与学习交流。

语料库技术与翻译实践

823日,学院研究生任课教师赵嘏博士围绕“语料库与翻译”主题,与2025级翻译硕士新生研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索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畅聊语料库技术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培养管理与奖助体系解读

831日,学院学科秘书围绕学校研究生培养管理流程以及奖助体系作政策解读,带领2025级全体硕士新生了解专业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和要求,学习学校有关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让研究生了解有关课程学习、中期考核、论文撰写、奖助体系等内容。 

导师推介暨师生交流会

92日,导师推介暨师生交流会顺利开展,学院领导、硕士生导师、教学管理人员以及2025级硕士新生参加会议。会议是新生与导师沟通交流的桥梁,促进新生与导师之间的相互了解。

杜萍院长在讲话中指出,学院现有的学术精湛、责任心强、富有活力的导师团队将是研究生们求学路上的引路人和成长途中的良师益友,将为研究生们将来的专业学习、学术研究和职业规划提供坚实支持和智慧引导,并对与会研究生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主动了解,认真聆听导师们的研究领域与学术专长,找到与自己的兴趣点和未来发展方向最为契合的导师;二是大胆交流,勇于提出想法和期待,与导师们进行开放坦诚的对话;三是深入思考,主动将交流会上的感悟转化为未来研究生生涯规划的参考指南。

姜滕龙副院长介绍了学院硕士生导师团队的整体情况和特色优势,并邀请导师逐一作自我介绍,分享自身的学术方向、研究专长、指导经验和对研究生的期望等。在师生交流互动环节,研究生们积极向导师提问,展现出了对学术的热情与思考,导师们认真聆听研究生们的诉求,并给予专业耐心的解答以及师长般的关怀。

活动总结

本次研究生新生提前培养活动从学术基础、科研能力、素养提升、制度认知到师生互动等多方面为新生提供了全面指导,有效助力研究生提前融入学术氛围,为其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学习与科研训练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充分体现了学院对研究生培养的高度重视与用心规划。这些系统性的提前培养举措,不仅缩短了新生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适应周期,更通过导师与新生的早期深度互动,为后续师生互选及科研合作搭建了顺畅桥梁。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提前培养模式,将阶段性成果转化为长效培养机制,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