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赤梦光影”实践团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赴河源市连平县大湖镇开展社会实践。团队扎根于外语专业优势,辅以新媒体技能强化传播效能,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让大湖镇的革命记忆从史料档案走向大众视野,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对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深远意义。
多维调研:深挖红色记忆构建立体档案
团队成员在湖东小学第一党支部旧址合影
团队聚焦大湖镇“三个第一”红色资源,实地考察中共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县工委等革命遗址,采用实地记录、口述访谈、文献梳理等工作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系统性调研。
团队通过4K摄相机精细拍摄遗址建筑细节及周边环境留存红色记忆;专题访谈革命老兵何健辉等亲历者,其中何老的革命经历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个体视角,“希望年轻人胸怀大志,让红色精神代代传。”何健辉老人的寄语被纳入纪录片素材,成为鲜活的精神教材。
团队还走访了镇政府人才驿站,与叶主任交流乡村文化振兴规划,同步收集村民等民众的真实想法,为团队多个视频的创作提供全面素材。
团队成员采访人才驿站负责人叶主任
创新传播:双语赋能激活数字传播力
依托外国语学院专业优势,团队系统梳理革命旧址历史背景,在外国语学院火敬副教授指导下完成《中共连平县第一党支部革命斗争史》中英双语宣传手册,同步录制九分钟专题讲解视频,不仅为外籍访客提供相关指引,也充实了当地红色文化讲解资源,为当地中小学的英语教育提供了红色素材。
团队所制作的中英双语宣传手册(节选)
纪录片《大湖红址》采用中文叙事,配备英文字幕,主片聚焦历史脉络,宣传片及4支衍生短视频“赤梦光影实践团日志”将以围观视角讲述红色故事。这些作品将通过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联动推广,助力大湖镇红色文化突破地域与语言限制,触达更广泛受众,让革命历史既可观可感,跨越时空、直抵人心。
薪火相传:课堂浸润厚植乡土情怀
团队在大湖镇中心小学实地开展“红色文化课堂”活动。通过讲述“激战狮脑山”“迫降白云楼”等本土战役、播放历史影像、设计有奖问答等形式,让现场二十余名学生沉浸式感受家乡革命历史。“原来村口的老房子藏着这么多故事!”一名来自大湖镇中心小学的学生的感言道出文化认同的觉醒。
团队成员在红色课堂课后合影
团队计划以深入挖掘的红色素材为基础,将中英双语宣传手册、讲解视频等实践成果融入学校思政体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红色故事、增强文化认同感,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
团队负责人王郁龙兼学生党员这样说道:“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不仅对大湖镇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走访中当地人民的配合和认可也使我们备受鼓舞,我们会带着大湖青山中的革命精神,不断传递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都可以了解大湖红色故事,传递大湖红色精神。”
接下来,“赤梦光影”实践团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多措并举找准典型红色历史、传播经典红色文化、开展生动红色课堂,以青年力量推动红色影像资源融入大湖镇文旅宣传体系,助力红色基因在大湖镇焕发新活力。